逛展销会可能遇见现磨三七粉,商家将三七置于展台,当着顾客的面将整块根茎投入打粉机,然后出来细腻粉末,不少人被这种“透明化操作”打动,认为亲眼盯着磨粉,品质自然有保障。
但这种“眼见为实”的信任,往往暗藏风险。展销会上现磨三七粉的品质,实则取决于两个关键环节:原料与打粉过程。
多数摊位展示的三七确实品相上乘,个大、饱满紧实,商家也乐于强调其产地正宗、生长年限足。然而,真正的问题常出现在打粉环节——商家利用顾客难自行打粉的痛点,以“免费加工”“现场速取”为诱饵,将原料放入改装过的机器,一旦进入机器,调包劣质原料的风险就升高。
曾有稍微懂行的消费者在展销会购买非常好的三七,现场确认原料无异,取粉后却发现粉末色泽暗沉、杂质明显,经专业人士辨认,就是须根等产品打粉冒充的。
不良商家的调包手段并不高明,却屡屡得逞,正是抓住了消费者对“现磨”的信任心理。打粉机内部结构也不复杂,只是普通顾客看不见,只需要一打开盖,看有没有打粉的刀片甚至就明白了。
规避此类风险并不复杂:若对展销会上的三七品质满意,优先选择购买整块三七,自己拿去正规药店打粉就行了。如果商家不乐意卖了或是以各种“不小心打了粉”等卖打好的粉,要注意了。